English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000-11-28 来源:光明日报 韩庆祥 我有话说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发展的开端,而它之得以明确地提出和强调,却是近代以来的事。它既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永恒主题,同时现实生活又把这一问题以价值论或价值观的形式突出地呈现出来。这使得真正直面现实问题,正本清源,进而讨论这一问题深层的存在论或历史观基础显得尤为必要。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史中主要有六种:“玄学无用说”;“社会非人(个人)说”;“人(个人)非社会说”;“自然主义说”;“实体主义说”;“功能主义说”。这六种解释可归纳为三种思想,即历史观的思路、价值观的思路和认识论的思路。康健撰著的《是家乡,不是异乡:个人存在的真实性及其限度》(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在总结和清理前人研究成果得失的基础上,认为:这三种思路都基本地表现为站在类似于知识论的立场上,虽然其思想价值不可抹煞,但也显示出其所蕴涵的知识论主义逻辑所固有的历史局限,因此有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存在论分析的必要;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讨论,即是缘于价值论问题而起,其真实的理论主旨却是关于此关系的存在论基础和共生论的理解,如何从社会存在论的意义上来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乃是对此存在论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与根本所在;根据共生论这一存在论或历史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可以在三个方面展开:个人与社会的同源,个人与社会的共生,个人与社会的互动。由此看来,作者对相关研究成果是熟悉的,对既有成果的清理与总结是深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路和方法是独到而有见地的。

该书的主要理论逻辑是:在价值论意义上提出问题,在存在论意义上求得问题的解决,缘于价值观层面的讨论而起,而在存在论层面演绎展开,在此逻辑演进过程中,尤其要反对知识论主义的思维偏向,而诉诸共生论的解释。据此,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个人的真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应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双重意义上综合把握个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即个人存在与其社会本质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从主体(实体)与关系(功能)相结合的维度,来分析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的现实形式,即是二者之间互相依存、双向互塑的共生与互动关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